人民公社舊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距景區8公里)
曾經影響一個時期歷史進程的我國第一個人民公社——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就誕生在這里。一代偉人毛譯東曾親臨遂平視察,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今天的嵖蚜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館作為歷史的見證,正在向游人展示著昔日的悲壯與輝煌,使人們在這里品嘗公社文化,重新認識歷史,感受共和國發展的艱辛歷程。
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舊址位于嵖岈山鎮新莊村西200米處。占地面積30525平方米。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創立于1958年4月20日,是我國成立的第一個人民公社,也是人民公社化運動時期鄉村政治的典范。它的演變和發展為我們總結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經驗和教訓提供了珍貴的歷史資料。
嵖岈山人民公社——農村社會主義大實驗
嵖岈山衛星人民公社實行"一大二公"、"政社合一"的體制,按照"生活集體化、組織軍事化、行動戰斗化"的要求,把人民公社的男女勞力編為團、營、連、排,實行統一的軍事指揮,在生產上大兵團作戰,民兵扛槍上工,社員還統一了服裝,如夏季男社員穿背心短褲,女社員穿花上衣、花裙子。公社實行了生活集體化,興辦了托兒所、幼兒園、敬老院;大辦公共食堂;實行工資制和全民性公費醫療;并大力開展了興修水利和機械化耕作、農具改革等活動,積極發展工農業生產,經濟建設和各項事業取得較大進步。但是,一度也出現了虛報產量、放"高產衛星",盲目大煉鋼鐵等一些帶來消極影響的做法。